
BIT1612 10-Bit Digital Video Decoder with OSD and T-CON
60
R_W2_Y 0x124[5:4], 0x123[7:0] RW 10 OSD2 Start Y Position 0x0D2
R_W2_W 0x125[6:0] RW 7 OSD2 Width (in Characters) 0x14
R_W2_H 0x126[5:0] RW 6 OSD2 Height (in Characters) 0x00
OSD0
(0,0)
HSYNC
VSYNC
OSD1
OSD2
R_W0_W
R_W1_W
R_W2_WR_W2_X
R_W1_X
R_W0_X
R_W0_H
R_W1_H
R_W2_H
R_W0_Y
R_W1_Y
R_W2_Y
Figure 6-39 OSD Windows Setup
6.32.2 OSD Memory Mapping
OSD的架構如 Figure 6-39 所示:
使用 R_Wx_INDEXS 和 R_Wx_INDEXE 來指出要由 Display RAM 的第幾個 ”WORD” 開始取 Data (
同時取用 0x5xx 和 0x4xx 相對應的 Data),其中 0x5xx[6] 用來控制 ”Background Fade Enable” (須搭配
R_Wx_FADE)、0x5xx[5]用來控制 “Foreground Blink Enable” (須搭配 R_Wx_CYCLE)、0x5xx[3:0]用來選
擇 16 個 Palette 中的某一個和 { 0x5xx[4], 0x4xx[6:0] } 用來控制要選取那一個 Font (0x00~0x7F:定義為
“Fixed Font” (128 個) , 0x80~0xAF:定義為 “User Font” (48 個),和 0xB0~0xBF:定義為 “Color Font” (16
個) )。
另外在Palette RAM部份是以 4 個連續位址當一個屬性,位址 “0” 的 “bit5” 用來控制 “Fringe Enable”
、位址 “0” 的 “bit4” 用來控制 “Foreground Transparent Enable” (等於 1 時,完全透過去)、位址 ”0” 的
”bit3” 用來控制 ”Background Transparent Enable” (等於 1 時,完全透過去)、位址 ”0” 的 ”bit2~0” 及位
址 ”1” 的 ”bit5~0” 用來控制
”Foreground Color”;位址 ”2” 的 ”bit4” 用來控制 ”Foreground Fade
Enable” (須搭配R_Wx_FADE);位址 ”2” 的 ”bit3” 用來控制 ”Background Blink Enable” (須搭配
R_Wx_CYCLE) 和位址 ”2” 的 ”bit2~0” 及位址 ”3” 的 ”bit5~0” 用來控制”Background Color”,可參考
Figure 6-40 及 Figure 6-41。
而在 ”User Font” 和 ”Color Font” 部份是採用共用RAM的方式來設計,分別有 48 及 16 個Font。在
”User Font” 的部份則是以 32 個RAM位址的Data來組合成一個Font (可參考”
Figure 6-42”);在 ”Color
Font” 的部份則是以 96 個RAM位址的Data來組合成一個Font (可參考
Figure 6-43)。
Kommentare zu diesen Handbüchern